根据今年生猪饲养和猪肉消费情况分析,我认为春节过后的猪价是一路走高,猪肉消费淡季或许成为猪肉消费旺季,养猪人要把握生猪价格趋势,不一定在春节前将肥猪全部出栏,今年的猪价变化非常奇怪,反其道而行之,在猪肉消费的淡季猪价反而上涨,6—8月份是一年中猪肉消费最淡的季节,而生猪价格从6月份开始回升,从每斤7元左右突破11元,8月中旬后持续下跌,就是常年猪价大涨的中秋节和国庆节猪价仍然走跌,猪价回落到每斤8元左右,许多地方已经跌破8元,进入7元区。
养猪人把生猪价格止跌回升的希望寄托在腌腊季节,往年南方地区没有屠宰年猪的人家加工腊肉是在农历冬月就进入加工的高潮期,进入腊月基本完成加工,因为腊月的猪肉比较贵,而冬月猪肉是腊月前最便宜的时期又是加工腊肉最合适的季节,有钱不买腊月货,回升猪腊月加工腊肉的。可是今年已确定进入腊月份了,腌腊食品加工还没有进入高潮期,也就是猪肉消费量仍然没有增加,近几天虽然猪价呈现小幅上涨,也就是处于今天涨明天跌的状况。
现在是市场经济,猪价是由上市生猪供求状况来决定的,现在的猪价走向是复杂多变的,猪价的回升与猪肉消费量有着密切到关系,一年中根据猪肉的消费情况分为猪肉消费旺季和消费淡季,一般春节后到8月底是猪肉消费的淡季,这一段时期肥猪出栏量少,猪价和猪肉价格是一年中最低的时期,造成猪肉消费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春节后人们主要消费在春节前购买的年货和加工的腊肉、香肠、咸肉,最近一段时间很少购买新鲜猪肉。
其次春节后是人们资金最缺乏的时期,一年挣的钱在春节期间基本消耗结束,春节后是学生开学缴纳学费的时间,家家户户首先都要保证小孩子的书学费,因此很难消费新鲜猪肉。另外六月份后,气候一天比一天炎热,人们就会减少肉食品的消费量,从而形成猪肉消费淡季。从9月份开始后就进入一年中猪肉消费的旺季,猪价就开始止跌回升,逐渐达到一年中的最高价。今年的腌腊旺季猪价萎靡不振,我认为今年春节后猪价的走势是一路走高,为什么呢?
一、今年的腌腊旺季猪价萎靡不振,说明人们今年加工的腊肉、腊肠、咸肉等腌腊肉食品大量减少,预示春节后消费者消费新鲜猪肉量增加,春节后猪价将走高。长期以来,人们的肉食品和食用油都是依靠年底屠宰的年猪解决,在南方地区由于炎热潮湿,猪肉很难长期保存,只有通过腌制腊肉、咸肉才能保存,因此形成了在春节前大量加工腌腊食品的传统习惯。人们在春节期间会或多或少加工腊肉、香肠、坛子肉、咸肉,我们村子中春节前屠宰的年猪大多数是加工腊肉和香肠。同时在春节期间也有购买年货的习俗,一般春节后主要消费这些食物,很少购买新鲜猪肉。
今年情况不一样了,现在的人们追求健康食品,腊肉、咸肉等加工食品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是因为腊肉在熏烤过程中如果火温升到160-200度,会导致腊肉产生如苯并芘、四二甲苯等一级致癌物,多吃这种腊肉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如果腊肉保存条件差,腊肉就会生长许多的黄曲霉菌,黄曲霉菌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吃了感染黄曲霉菌的腊肉当然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现在吃腊肉的人慢慢地少了,加工与保存这些腌腊肉食品是很费力的,因此现在家庭加工这类食品的数量也是逐年减少。加工腊肉、香肠、火腿、咸肉数量减少,也就是说春节后人们需要的肉食品只能依靠消费新鲜猪肉,因此无疑问春节过后猪肉消费仍就保持畅销状况,猪价和猪肉价格将一路走高。
二、今年农村饲养的生猪大幅度减少,过去农村饲养的生猪主要是自给自足,农村生产的猪肉占国内猪肉生产量的一半多,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农村饲养的生猪大幅度减少,那么自己屠宰的年猪大幅度减少,这部分人口的猪肉需要转向由市场供应,因此,猪肉消费量大幅度增加,导致猪价一路走高。造成农村饲养的生猪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高考制度改革,农村中许多年轻人通过参加高考离开了农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许多农村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后来许多人成为新城市人。
本世纪平原地区的农民通过农村承包地采取流转的方式使土地集中到农业公司或者农业合作社,农民按年领取土地流转费后就携家带口外出打工,许多村子已形成了空壳村,各个地方又划定了畜禽禁养殖区,村子中禁止散养畜禽,多方面由于造成农村饲养的生猪数量大幅度减少,年底屠宰肥猪量大幅度减少。农肉需求由原来的自给自足转变为依靠市场购买,造成市场猪肉需求量增加。
三、春节后肥猪猪源大量减少:传统习惯是一年中饲养的肥猪基本都是在春节前出栏一空,规模养猪场在前段时间为了竞争需要,大肥猪也出栏所剩无几。猪源缺乏,在春节后猪价就会出现攀升状况。
综上所述,我认为春节后春节过后猪肉消费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猪肉消费仍就保持畅销状况。春节过后又将迎来涨价潮,常规的猪肉消费淡季有可能成为猪肉消费的旺季, 养猪人不要匆忙出栏肥猪,可以赌一把,况且现在的生猪价格长期处在盈利线上,饲养成本大幅度下降,饲料玉米和豆粕价格下降到近年最低价位,现在粮食价格仍然呈现下跌的趋势。预计春节后肥猪价将会出现反弹现象,每斤生猪价格可能突破9元,达到10元左右,猪肉价格大概率维持在端午节期间的价位。春节后虽然肥猪缺乏,那是暂时性的,猪价不可能大幅度上涨,抑制猪价上涨的因素也有很多。
一、存栏母猪超饱和,肥猪会源源不断育肥出来,市场缺猪是暂时性的,国内存栏母猪数量长期维持在4200万头以上,仔猪生产严重超过标准,据测算,每头母猪每年最少提供育肥仔猪22头,一年的国内仔猪保有量就超过9.3亿头以上, 2023年国内实施了减能,2023年年底存栏母猪曾经一度减少到3900万头左右,但是很快又恢复到4200万头以上。现在各个养殖场都不会主动淘汰母猪的,大家都在观望,实际上现在淘汰的母猪数量还没有增加的多。
因此时时刻刻都有大量肥猪被育肥出来,上市肥猪一直处在供大于求的状况,猪价上涨通常是昙花一现,高价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回落。养猪朋友要注意别囤积肥猪,这是有经验教训的,如2022年11月许多养猪人在每斤14元时不出栏,也就是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达到1500元左右,听信网络上那些猪价炒作者的胡说八道,继续压栏,最后的结果是不赚钱而亏损,要总结经验教训,该出栏时就出栏。近年来生猪价格相对较怪异,生猪达到出栏体重时只要价格合理就及时出栏,绝对不能囤积压栏和二次育肥,否则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降,没有购买力,肥猪价格是很难持续上升的,前几年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收入减少,资金积累相应减少。近年由于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网络销售取代了实体商店,机器取代了人工,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百姓挣钱越来越不容易,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普通百姓购买力大幅度下降,消费者比任何一个时间里对钱袋子捂得更紧,现在消费者重点是怎么样才能解决温饱问题,对于猪肉来说是非常奢侈的,猪肉消费量减少将直接影响生猪价格的上涨。社会购买力的下降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猪肉的消费,从而抑制了肥猪价格的上涨。
三、现在生产的猪肉越来越难吃,由于生猪品种、饲料和添加剂的问题,造成生产的猪肉柴和有腥臭味,影响食用,因此许多消费者转向消费牛羊肉、鸡肉和鱼类,现在市场销售的牛羊肉比往年便宜太多。上世纪国内猪肉消费的比例占肉食品的75 %左右,本世纪以来逐年降低,根据有关联的资料统计分析,猪肉消费比例从2010年的64.2%降至2023年的57.9%, 2024年1-9月国内牛肉进口数量为210万吨,同比增长3.4%。2024年1-9月肉进口量80万吨,同比下降37.3%。如果猪肉品质得不到改善,猪肉消费疲软的现象还将进一步恶化。
马斯克妈妈无锡游后感慨:“我总忍不住在网上炫耀中国美景,对大家说,你们真应该来中国看看”
近日,无锡拈花湾邀请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亲临见证。游后感慨:“我总忍不住在网上炫耀中国美景,对大家说,你们真应该来中国看看。
“千禾0”零添加酱油背后:食品专家称零添加剂既不更安全,也不更营养健康
今年3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验测试的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
#山东探明我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田 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淄博 #页岩油
福耀科技大学公布了:首届招100人以内,年学费5460元!大四到境外名校学习一年,与剑桥、牛津、斯坦福等合作
据《福州晚报》3月22日消息,今年该校计划招收100名以内学生,学费每年5460元,采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将获得双学位。
一位网友发文称,江苏南通山姆会员店一名试吃员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原因是该员工在网上公布了自己所拿的工资,此前到手工资也是南通市最低标准。